金融圈降薪潮下,已沦为“低端金融民工”的银行圈也逃不过。
上市银行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家国有大行的员工人数较2021年减少了大约5500人。而其中,柜员、大堂经理、客户经理等基层员工是离职主力,基础岗位待遇偏低是原因之一。
薪酬报表数据跟实际发到手数据,完全是两码事,实际上绝大部分银行员工远远低于平均数。据看准网数据,五大行全国银行柜员的真实平均月工资在3000-4500元之间。有的银行新入行的员工工资只有2500块钱左右。
这并非危言耸听。3个月前,某微博圈内大V披露了一则关于某大型股份制银行降薪的行业消息,引起同业广泛关注。在大V披露的2个月后,浦发银行员工的降薪风波更是一度冲上了5月中旬的热搜。
“降薪潮”对于圈外的吃瓜群众来说只是谈资,但对于身处其中的银行人却是他们的真实职场写照。不过贩卖焦虑和过度乐观都不好,让我们来听听银行人的讲述。
最基层的资深柜员,一个月到手四五千
董女士,49岁,四大行基层柜员
对于最近的降薪新闻,我倒是没怎么关注。我就是最基层最普通的柜员,层级最低,收入也最低,一个月到手四五千,赶上有防暑降温补贴或者报采 暖费的月份还能多点。
不怕你笑话,我这收入在金融系统里算是“要饭”级别的,别说跟总分行、投行的那些高材生比,就是跟本地外卖快递小哥都没法比。不过在我们行柜员序列里,我的收入还算高的,主要是工龄够久,所以工资等级评定相对比较高。
我们银行新招聘的本科生柜员一个月就3000左右到手,研究生也就多200多,这是正式工并不是派遣外包,而且还是直辖市的银行待遇呢!如果是外地来打拼的孩子算上房租吃喝开销家里不贴补都没办法维持生计。这个数字敢提降薪?降吧,再降下去就该吃低保咯...